- A+
去过医院看病买药的朋友,应该都有过如此的体验:
有些药医疗保险能全报,不需要自己掏一分钱;有些却需要自己出钱……这是为何呢?
今天,大家就来和大伙聊聊:用医疗保险买药,什么能报,什么不可以报?医疗保险内的药费,全部都能报销吗?
1、医疗保险能否报,是如何决定的?
看病刷医疗保险,成本一般分为医疗保险外和医疗保险内:
医疗保险外成本:医疗保险一点都不给报,需要自己掏钱,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自费药。
医疗保险内成本:这部分医疗保险可以报销,不过有的药品只能报销一部分,譬如 70%,剩下的 30% 是自付成本,要自己掏钱。
即使是医疗保险内的成本,也会需要自己掏钱,譬如自付成本。
1、医疗保险能报什么成本?
其实,医疗保险报销会有一个报销目录,包含以下三种:
药品目录:网站收录药品,包含甲乙类药。
诊疗项目目录:包含治疗费、检查费、手术费。
医疗服务设施范围目录:主要指床位费等。
只有规定目录内的成本才能报销,目录外的成本是不可以报销的。
2、医疗保险目录内的药,都能不能买到?
医疗保险就像一个大水池,全国人民一块用,每一个人能分到的额度自然非常有限。
无论是看门诊还是住院,总不能离开医疗保险买药。
一粒新药进入医院,并非直接采购就可以。现在大型的三甲医院,医疗保险目录内的药品一般不会超越 1500 种,而且医院调整自己药品配置的过程,并非一蹴而就的。
一些昂贵的药虽在医疗保险目录中,但在医院买不到,只能自费去外面买。
这种需要去医院外购买的药品,通常也叫外购药。
外购药需要在医疗保险定点药店购买,不过医疗保险定点药店的药品更换频繁,买药之前建议打药店电话确认下。
2、医疗保险内的药,都能报销吗?
能纳入医疗保险的药,都有用价值高、价格适当的特征。譬如大家家里小药箱常备的藿香正气水、布洛芬缓释胶囊等。
通常来讲,医疗保险内的药品分为甲类药、乙类药:
甲、乙两类药最大有什么区别是报销比率不同:
甲类药:通常是比较常见的药,价格较实惠,100%纳入报销。
乙类药:需要先由个人自付一部分,譬如先自付 20% ,剩下的 80% 再走医疗保险报销。
各地医疗保险政策不同,但通常情况下,多数甲类药可以 100% 报销。
现在全国的医疗保险目录中,一共有 2800 种药品。
另外,不少朋友平常也会问到丙类药,这种通常是指医疗保险目录外的药,需要全部自费。
3、容易见到问题答疑
除去平常买药,万一生病住院也会用到医疗保险。
特别是在当地医院医疗水平有限的状况下,假如想转到外地的医院看病,我们的医疗保险还可以用吗?
Q:异地就医看病,还可以用我们的医疗保险吗?
这样的情况,可以提前办理异地就医备案。
办理好备案后,在外地看病就医时,带上社保卡就能直接报销,出院时可以直接结算。
假如没进行备案,需要自己先垫钱,出院后再回到参保地报销,十分不便捷。
国家给予国民最基本的福利待遇,可以解决基础医疗保障问题。但想要有愈加全方位的风险保障,还需要自己配置适合的商业医保愈加全方位放心。